收藏本站幸福家首页

幸福家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幸福家 门户 财经 查看内容

穿越30轮牛熊的超级投资家卡雷特

2016-12-30 12:59| 发布者: changyou| 查看: 10| 评论: 0

摘要: 菲利普•卡雷特,55年800倍的投资收益。


  假如你身处1928年底的美国,手上有一万美元,你最希望把这笔钱交给谁帮你投资?

1、传奇投机大师利佛摩尔:虽然第二年在股市崩盘中你会大赚一笔,但是5年后全部的钱就亏完了。
2、价值投资大师格雷厄姆:不好意思,第二年股市崩盘,你的本金基本上就亏完了。
3、成长投资大师费雪:当时的费雪正在银行打工,而且他自己的钱也会在4年后亏损殆尽。

......

  还有别的选择不?当然有!投资给本文主角——菲利普•卡雷特,55年800倍的投资收益。

  卡雷特不仅凭借坚决的止损挺过了史无前例的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,还在此后持续创造了长期优异回报。如果你那个时候把一万美元交给卡雷特管理的先锋基金(PioneerFund)打理,到55年后卡雷特退休时,你能拿到超过800万美元,年化收益率13%!如果不计算1929年的话,年化收益率将提高到15%。

  或许有人会认为,“不是吧,才13%?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可是有21%呢!”但是,不要忘了,卡雷特生活在“巴菲特父辈”的时代,能在那个极低通胀率的年代取得这样的收益,比格雷厄姆强了N倍。如果再考虑他的投资生涯共经历31次牛市、30次熊市和20次经济衰退的话,或许就没人质疑这个成绩的含金量了。就连巴菲特在1969年解散自己的基金时,都把卡雷特隆重推荐给了自己的股东,称赞他“长期投资的成绩无人能及”。

  99%的投资人都知道,“价值投资之父”是格雷厄姆。但是只有1%的投资人知道,在格雷厄姆之前,卡雷特已经率先提出并践行着“价值投资”的理念。他在《投机的艺术》(TheArt ofSpeculation)一书中,第一次提出了“价值投资”的概念,比格雷厄姆的《证券分析》出版还要早四年。所以,我们不妨形象戏谑地称这位首倡者为“价值投资之伯”。

  下面,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把“价值投资”当做“投机艺术”的投资大师的传奇故事。

1、百年传奇人生

1896年,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林恩市,是家里的独子。
1917年,毕业于哈佛大学化学专业,并加入美国陆军通信军团航空部。
1919年,退伍,并辗转换了若干份工作,包括债券销售、记者等。
1927年,进入布莱思合伙公司,从事经济研究及基金管理工作。
1928年,创立先锋基金(PioneerFund),规模2.5万美元,股东是自己的亲戚朋友。
1930年,出版了自己的著作《投机的艺术》。
1932年,被布莱思公司辞退后,和两个合伙人成立合伙公司推销证券,并继续管理先锋基金。
1963年,出售了自己在先锋基金的大部分股份,创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Carret AssetManagement,为机构和高净值家庭提供资产管理服务。(截止2016年9月,公司管理资产约24亿美元)
1983年,退休。其管理的先锋基金在55年里保持13%的年均复合增长率。
1998年,去世,享年101岁。

2、70年投资哲学

  自1928年创立自己的基金到1998年去世,卡雷特在投资行业打拼了70年,他是“股神”巴菲特的挚友,并被后者认为是“真正的长期投资者”。

  他在《投机的艺术》一书中,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投资哲学和实操手法。

  光是看书名可能以为,这本书跟《股票作手回忆录》或者《道氏理论》一样只是讲技术分析之法。尽管它确实有一些篇幅谈论技术分析,但更重要的是,它提出了卡雷特一直践行的“价值投资”理念和方法论。

  在卡雷特看来,不论是投资还是投机,都应该“持有或者买进那些市价低于其真实价值的证券,而要避免买进或者售出那些市价高于其真实价值的证券”。这就是“价值投资”理念的源泉。

  为了进一步阐释他的“价值投资”理念,他不仅花了两章的篇幅介绍如何阅读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,并且介绍如何分析工业、铁路、矿业等行业的公司,还提出了十二条投资原则进行详细描述。

  要探明证券的真实价值,他告诉投资者:“需要寻找事实,而不是别人的意见”、“要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内部消息”、“不要投资没法得到可靠信息的股票”,而且“每半年需要对股票进行一次重新的评估”。他认为,不是基于分析判断而是基于期望的交易,不是投机而是赌博。

  对于选择企业,卡雷特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理念。他偏爱冷门股票,尤其喜欢购买场外交易市场的股票,尤其偏爱有健康财务报表的企业,尤其是低负债率,高流动比率,盈利稳定增长的公司。而且他非常看重公司管理层持股,他认为这是管理层对公司忠诚度高的表现。如果公司的股票连管理层都不想要,投资者更不应该购买。

  卡雷特擅长研判宏观形势对企业经营前景的影响。1939年,原糖的价格不到1美分/磅。随着二战爆发,卡雷特敏锐地意识到,战时糖价会上涨。他发现一家名叫古巴糖业公司,其发行的2万股股票中,有1.3万股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控制,并且公司在重组过程中,发行过各种不同的证券,例如抵押票据、公司债券、优先股、普通股。而随着糖价的上涨,普通股的股价也在飙升。于是卡雷特在股价1.75美元时开始买入,股价达到7-8美元附近,他继续大量买入该公司股票,后来在60美元/股卖掉了大部分,并200美元的位置卖掉了剩下的股票。

  卡雷特擅长发现身边的投资机会,投资海王水表是一个典型案例。纽约地区曾经历一场周期性的干旱,用水的短缺甚至使餐厅都不再为顾客提供免费的茶水。当卡雷特得知,皇后地区依然通过居民住房面积而不是实际用水量来收水费时,他敏锐地判断,该市政府迟早将为每户居民安装水表,以便节省用水。经过对比研究,他发现最有可能成为该地区水表供应商的是海王水表公司。该公司不仅具有良好的财务指标,并且管理层持有大量公司股份,非常符合其投资理念。卡雷特买入后,该股票果然在数年后为其带来丰厚的回报。

  投资玛格玛电力也是卡雷特的一个经典项目。玛格玛电力是旧金山以北的一家公用事业公司,大萧条时期加州政府规定,邻州的公共事业公司必须以最高的“规避成本”价格购买玛格玛生产的电力,保证了玛格玛电力的收入及增长,这在萧条期尤其突显玛格玛电力的价值。因此,卡雷特实地考察该公司后,在大约4美元的价位买进原玛格玛电力,并最终在股价达到45美元、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的时候卖出,盈利超过11倍。

3、价值投资与技术投资的融合

  既然卡雷特是价值投资的首倡者,那他和格雷厄姆一样是“捡烟蒂”的人吗?不是的!

  通常,价值投资派和技术分析派是相互鄙视的。技术分析者嘲笑价值投资者“知道股票应该值多少钱,但是不知道该什么时候买”,价值投资者认为技术分析是“通过图像纸猜测未来是胡扯八道”。但是卡雷特在提出价值投资理念的同时,也不认为价值投资是万能的,他认为“呆板的估值公式对于证券分析意义不大”、“购买股票的时候,股息应该是最后考虑的”。尽管投机者和投资者都可以采用价格回归到价值的策略进行操作,但是实现这个回归所需要的时间对投机者有重大影响,因此跟踪市场的趋势、研究市场的心理非常重要。

  他在《投机的艺术》中,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道氏理论、高炉指数、商品价格指数、利率等工具研究股市走势以及不同股票板块的走势,并根据市场状况合理地进行资产配置。他认为,“在股市高涨、利率高企、经济繁荣的时候,应该将一半以上的资产投入到短期债券中”、“只有在股市低迷、利率较低、经济萧条的时候借钱”。因此,他看好一个投资机会的时候,不仅敢加杠杆,而且还敢用期权、卖空等各种高风险投机工具。比起从来不加杠杆和卖空的股神巴菲特,卡雷特的风险偏好更高。

  当然,作为对风险的对冲,他也有自己的妙招:

  首先,他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。他会“持有至少10只股票,覆盖5个行业。”并且“至少将一半的资金投入到有收益的证券上”(债券、稳定分红股票),只投入适量的资金进行高风险的投机交易。

  第二,他通过控制有限亏损实现稳健增长,即所谓“截断亏损,让利润跑(Cut loss, letprofitrun!)”。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才让他在29年的股灾中保留了50%的本金,而格雷厄姆却在股灾中“越低估越买”,几乎到了破产边缘。

  卡雷特的70年投资思想,精华在他自己提出的以下12条投资戒律之中:

1.持有10只以上的股票,覆盖5个不同行业。
2.至少每6个月对所持有的每种证券做一次重估。
3.总资产一半以上的资金投入到有收益的证券上。
4.在分析任何证券时都要将收益作为最后才考虑的因素。
5.果断处理亏损的头寸,不要急于平仓盈利的头寸。
6. 不要投资没法得到可靠信息的股票。
7. 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“内部信息”。
8. 寻找事实,而不是别人的意见。
9.做证券估价时不要过分依赖那些呆板的公式。
10.当股市高位运行、利率上涨、经济繁荣时,至少应把一半资金投在短期债券上。
11.尽量少借钱或只在股市低迷、利率很低或正在下跌、经济不景气时借钱。
12.要用适当比例的资金购买前景十分乐观的公司的长期股票看涨期权。

4、卡雷特和巴菲特

  每个人的投资理念就是他人生观的投影。卡雷特和巴菲特的核心区别在于,巴菲特极其重视基本面和公司管理层,持股非常集中,而且资金规模大,而卡雷特则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结合技术分析,进行投资决策。谈及于此时,卡雷特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:“沃伦绝顶聪明,他不但善于分析股票,而且善于判断企业,他买入一家公司的话,公司的管理层会卖命地为他工作。沃伦看人看得很准,看企业看得也很准。他可以找到五家能看懂的公司,而且几乎全是金融公司,他游刃有余,但我们真的做不来”。

  当然,作为超长周期价值投资最为出色的两位大师,卡雷特和巴菲特也有诸多的共同点,并且经常互相推崇,前者被戏称为“老版”巴菲特。他们俩最大的共同点就是,始终坚信、坚持自己的投资哲学,并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耐心专注而坚决地执行,实现了长期稳健的复利回报。

  此外,卡雷特和巴菲特一样,是非常简单低调的人。巴菲特在自家小房子蜗居了55年,在同一个办公楼待了超过50年,自己的办公室居然只有16平米。而卡雷特同样朴素。自从和伊丽莎白结婚之后,他们租住在纽约郊区的斯卡斯代尔的一套公寓长达49年,连他的办公桌也是当年他在布莱思公司工作的时候用的那张,一直用了六十多年。他平时除了看日食,没有什么特殊爱好。也许正是这样耐心专注、简单低调,卡雷特才能将一个简单的理念坚持七十年,才能赢得自己的股东几十年的信任,与巴菲特惺惺相惜半个世纪。

  55年13%的复合增长,穿越30余个牛熊转换,经历20次经济衰退,稳健如山。一言以蔽之,卡雷特的成功告诉我们,稳健复利是财富增值的终极王道,长期做正期望收益的事情,即使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年均复合增长率,也有创造奇迹的机会。
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相关阅读

最新评论

QQ|手机版|xingfujia.org ( 京ICP证1301941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146号 )  

GMT+8, 2021-12-25 22:13 , Processed in 0.03689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